今年上半年,輕工行業對外貿易規模同比下降5.13%,顯示出我國輕工行業外貿整體發展的動力仍然不足。通過對部分第120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的采訪,記者發現,改變生產模式、加大產品創新研發力度等已成為外貿企業生存的“妙招”。
近年來,受外需持續低迷、中外經濟疲弱、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我國輕工行業外貿向好面臨不少壓力。10月23日,以日用消費品、禮品、家居裝飾品等輕工類產品為主的第12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第二期開幕。10月24日,商務部部長助理童道馳對第120屆廣交會第二期參展企業進行了巡視。在與參展企業負責人交談的過程中,輕工出口企業當前所面臨的困境、企業如何通過轉型升高等創造外貿競爭新優勢、產品創新與研發投入力度等,成為了童道馳較為關心的話題。
企業創新有方
根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輕工行業對外貿易規模達3204.94億美元,同比下降5.13%。其中,實現出口2607.41億美元,同比下降6.09%;實現進口597.53億美元,同比下降0.75%。從中不難看出,我國輕工行業外貿整體發展的動力仍然不足。
童道馳首先來到了營口金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在了解到圣誕節裝飾品和禮品是該公司主要出口產品后,童道馳對公司出口市場需求情況表達了關切。
金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欒明坤表示,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目前產品出口市場較為平穩,出口規模呈逐年小幅增長態勢。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公司產品也從過去的純手工生產轉變為半機械化生產,降低了勞動力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此外,公司每年都會對產品進行創新。
談及創新,童道馳對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問題同樣關注。“創新必須得到保護。”在得知上海新西亞家居飾品貿易有限公司出口的產品全部是自主設計和生產后,童道馳說。
該公司總經理劉曉虹表示,近年來,公司出口業績單直保持增長態勢,去年出口額同比增長約40%,主要歸功于公司加大對產品的創新和設計研發力度。與此同時,公司所有的產品在國內和歐洲都進行了專利注冊。“目前國內正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企業很有必要。”
除了通過降低勞動力成本、加大產品創新研發力度等方式進行轉型升高等外,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選擇了改變生產模式。該公司總經理李積回表示,公司主要出口菜刀等餐廚用具,產品技術中外帶頭,但與德國生產的同類產品相比,原材料質量卻成為了競爭劣勢。由于進口鋼材成本過高,公司大膽嘗試,通過先進技術的引進,自己煉鋼生產鋼材。原材料質量較低與生產成本過高的難題迎刃而解。
市場需求倒逼企業轉型升高等
巡館結束后,童道馳主持召開了第120屆廣交會領導委員會第二次專題學習會議。他指出,在廣交會迎來60周年華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賀信,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汪洋副總理主持召開全國外貿工作座談會并發表講話,給我國外貿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10月17日主持召開全國外貿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要堅定不移調結構,著力推進外貿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梯度轉移,支持企業培育出口產品和營銷網絡,壯大裝備制造等高附加值行業出口,積好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業態,為外貿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童道馳表示,當前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的傳統外貿競爭優勢已經無法推動我國外貿發展,企業要不斷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外貿市場變化能夠倒逼企業穩增長、調結構,企業要通過不斷創新推動外貿轉型升高等。同時繼續發掘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的外貿增長點。此外,政府應在培育企業發展外貿競爭新優勢的工作中起到引領作用,做好相關服務與扶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