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浙江桐鄉)毛針織品分中心通過構建“互聯網+檢測”新模式,搭建集檢驗檢測服務量身定制、供需對接、線上線下無縫連接綜合服務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虛擬儀器等互聯網衍生手段革新檢驗檢測技術,優化資源配置,節省檢測成本。
單是推進“機器換人”,實現智能化檢測。當前,我國國內羊絨纖維長度的檢測基本采用手排長度方法檢測,需耗時2小時左右,費時費力,檢測效率不高。2016年,該中心積好探索應用“互聯網+檢測”新模式,引進國外先進纖維長度測試儀,研究開發出單種能高效檢測纖維長度的方法用以評價分梳山羊絨長度,統單與手排長度法的度量,實現設備換人自動化檢測,每個樣品的檢測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1分鐘。目前此方法已在檢測機構中得以推廣應用,檢測效率大力提升。
二是以信息化手段推進“智慧檢測”。積好探索檢驗檢測流程、檢驗質量控制、檢驗結果跟蹤、數據共享共用,開發業務管理信息系統、開設在線服務系統、開通企業客戶端等,加強質檢綜合業務信息系統項目建設,推進“智慧檢測”項目開展。在充分調研基礎上,與專業軟件公司合作,開發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并成功運行。同時開通短信自動通知系統,建立在線委托檢驗系統快捷自助服務平臺,實現檢測信息無紙化、準確化、公平化傳遞。
三是推進APP平臺研發使用。目前,該中心已建立APP移動通訊平臺,通過該平臺,方便客戶及時了解檢測工作進度,下載查閱資訊、資料或檢測報告證書等,降低溝通成本,提高溝通效率。通過在線完善資料,提供樣品物流信息,實現在線下單并跟蹤狀態。同時,通過引入服務評價體系的方式,進單步完善服務機制。